腾讯和老干妈到底谁错了 最终的结果都是获利方

2020-07-03 11:47:17

“老干妈”人在家中坐, “QQ”大饼从天上掉下来。一分钱没花,不仅让腾讯免费提供了价值1624万元的广告,还获得了10亿级微博热搜。

这一切的根源,是因为去年4月26日三个“骗子”代表老干妈与腾讯签署的一项推价值达1624万元的《联合市场推广合作协议》,根据这项协议,腾讯将在QQ飞车手游S联赛推广“老干妈”品牌。

于是,去年8月18日起,QQ飞车手游S联赛推出了手游限定款老干妈礼盒,到去年年底S联赛发布了1000多条推广“老干妈”的微博,期间老干妈产品更是频繁出现在赛事直播之中。

然而到了今年3月,腾讯多次催收广告费无果下,突然在南山法院起诉老干妈没有履行合同支付相应的广告费,请求法院查封冻结老干妈名下价值1624.06万元的财产。

这时,公众的焦点不再是纠纷本身,而是已成功转移到腾讯的“受害者”形象上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仍然存在许多疑问。在搜狐科技对此事的报告中,一些网友留言质疑腾讯的验证程序不符合规定。作为互联网巨头,该合同是在未验证这三人身份的情况下签署的,这与常识不符。

但不管原因如何,这场难得一见的“腾讯吃瘪”的事故,迅速变成了喜闻乐见的狂欢。要知道,腾讯在法务方面向来给人一种强势的印象,胜率斐然,有“南山必胜客”之称。

1600万搏网民一笑,大家都是赢家。老干妈白白获得巨大的流量和广告资源;腾讯扮猪成功,软化了之前一贯的强势资本形象,这是之前花多少公关费用都难以实现的效果;而网友们,得到了一天的笑料。

看上去,腾讯已经不太在意这1600万的得失了,毕竟现在这个品牌效果,可能是十个1600万都换不来的。

收藏 分享 举报

1个评论

奥特曼

奥特曼20.07.04 08:53

终究是错付了

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